共有产权房离婚后怎么处理
一、夫妻离婚时,可以协议分割分配属于双方的共有住房。可以约定住房归一方所有,给予对方适当的,双方接受的补偿,没有还请的贷款归得到住房一方个人承担。也可以约定双方筹资还清贷款,卖掉住房之后还请筹资然后两人分钱。只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怎样分割都是可以的。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双方把分割住房方式写入离婚协议,双方签字按手印,以后就依照协议约定执行。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第四十条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父母户口迁入北京利弊
近来,很多好友落户北京,也有部分好友在落户北京的同时在北京买房。
我很为他们高兴,高兴之余也想到了一个问题:在选择是否落户在北京的问题上,怎样规划未来才是最合算的?
北京户口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好处:1.买车买房 2.子女教育 3.医疗 4.其他好处
买车买房外地人也可以买,只不过需要等待更长时间罢了。关键在于医疗和子女教育。
我们判断北京户口有医疗和教育方面的好处是基于这样一个预测:目前北京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并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相对优势地位,而这个资源是排外的。
排外体现在北京医院看病走保险需要基于北京书户口的保险,教育则更是,从幼儿园到北京高校,学校的录取政策对北京市孩子倾斜得多,北京父母的的孩子相对于外地孩子几乎毫无压力就可以进入。在高等教育方面,如果为了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相对于非北京户口,北京户口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目前北京确实是这样,而且不限于北京也包括其他大城市,但是这个趋势会长久吗?怎样计算规划才是合理的?
答案是否定的。且看如下分析:
1.政治经济因素。未来几十年,政治大环境上,中国会越来越平权,越来越民主化,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会相对下降,其垄断资源的能力也会相对下降。经济发展方面,中国持续的城镇化和产业转移升级最终会消灭严重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会缩小到比较小的程度,而且平权化的政治环境也会迫使政府采取对策治理区域发展不平衡。那么相应的大城市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的垄断程度也会相对下降,北京也不例外,以前只有北大清华那样的高校也会出现在其他省份。那么二线城市其实大有可为。
2.户籍制度改革。政府明确把基于取消城乡二元体制的户籍制度改革作为未来的施政目标,如下文所示:
国务院2016年2月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鼓励各地区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除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不得采取要求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
《意见》要求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围绕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
《意见》鼓励各地区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加快制定公开透明的落户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落户目标。除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不得采取要求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
《意见》还要求加快调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户政策,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定位,区分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的落户问题。加快制定实施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确保如期完成。
那么除了极少数特大型城市,政府是鼓励居民迁徙融入到二线城市的。那么人口和财富通过城镇化这一历史进程涌入到二线城市,这么看,二线城市还是极具潜力的。